安全服用精神药物,你必须知道的七大核心问题
时间:2025-04-21 作者:甘露医院 浏览数: 次
你是否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或身边亲友需要长期用药?这些救命药背后藏着太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今天带你深度解析7大核心问题,让治疗真正安全有效↓↓
1、遇到药物副作用,该怎么办?
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的风险,精神药物也不例外。副作用因药物和人而异。在开始服用新药之前,您的医生会提醒常见和不常见的副作用,并讨论那些可能很严重的副作用和那些可能只是不方便或不愉快的副作用。
如果遇到副作用,请联系医生。如果副作用可以忍受,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减少剂量,完全停止使用药物,或者保持疗程。在某些情况下,副作用可能会逐渐改善或者完全消失。
2、错过了一次药怎么办?
在治疗开始时,与医生讨论您应该如何应对漏服处方药的事情,是补药还是干脆等到下一个预定剂量。如果您每天服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可以设定服药时间。也可以把药物放在自己随手能看的地方,早上吃的药放在牙膏旁边,晚上吃的药放在床头。
3、如果感觉病情加重,是否意味可以自行服用更高的剂量?
对药物计划进行任何更改之前,咨询你的医生非常重要。
如果医生建议你在出现症状时服用药物——例如,如果您开始出现恐慌发作症状,服用抗焦虑剂——您的医生会建议服用最低和最大剂量,以安全有效地减少症状。
对于其他类别的精神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在对药物计划进行任何更改之前,咨询您的医生非常重要。药物在剂量、有益影响以及不良或毒性影响之间的关系上各不相同。
您的医生将能够建议您如何最好地从处方药中获益,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或有害副作用的风险。
4、在服药时,需要改变哪些日常行为?
酒精和娱乐性药物
所有药物都有可能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包括酒精和娱乐性药物。如果您正在服用精神药物,您可能需要改变(即减少)或停止使用酒精和其他娱乐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降低你的耐受性,或带来有害的相互作用。众所周知,酒精和其他药物本身也会影响情绪、焦虑、睡眠、饮食等。因此,也建议限制使用这些物质,以便最好地评估特定药物对您的症状有多大帮助。
饮食
一些精神药物可能导致饮食行为和体重的变化。稳定的饮食模式——每天三餐加一些零食——可以帮助防止暴饮暴食。如果您的饮食模式或食欲发生变化,请告知您的医生,并考虑定期(可能是每周或每月)监测体重。
睡眠
睡眠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当服用不针对睡眠作为症状的药物时,您的睡眠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变化不明显,可以在下次预约时与您的医生讨论。睡眠的显著变化可能预示着其他症状的变化(例如,焦虑加剧、情绪低落或情绪升高),因此需要立即咨询医生。
5、我怎么知道药物是否有帮助?
如果精神药物作用快,如多动症的兴奋剂或惊恐发作的焦虑药,那么通过注意注意力集中(在多动症的情况下)或放松(在恐慌发作的情况下),你会相对快速地知道。
对于作用较慢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情绪稳定剂,在首次获得治疗剂量后的几天或几周内,您可能不会意识到症状的改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信任的朋友和家人在你自己感觉到变化之前就发现了你的变化。医生会在下次就诊时提出一组相当标准化的问题或问卷调查,帮助您跟踪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的情况。
6、我感觉好多了,我想停药——我能自己停药吗?
这个常见问题的答案是:这要看情况。在所有情况下,建议您与医生谈谈是否以及如何安全地停止服用精神药物。有些药物可以简单地停药,而另一些药物则应该在完全停药之前逐渐减少剂量。
在某些情况下,继续使用药物将是继续感觉更好的方式。对于抗精神病药物和情绪稳定剂所针对的症状来说尤其如此,对于长期抑郁或焦虑且由抗抑郁药很好地管理的人来说,情况可能也是如此。如果您担心长期服用精神药物会有不良影响,请与医生谈论,以帮助解决(和缓解)您的特殊问题。
7、精神药物会上瘾吗?
大多数用于治疗焦虑症、情绪障碍或精神病的药物都没有很高的滥用风险。
值得注意的例外是,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安定、阿普唑仑、氯硝西泮)。众所周知,这些药物可能会形成依赖,当短期使用并由医生处方时,可以成为焦虑治疗计划的有效部分。如果您服用的剂量超过推荐剂量,或者使用这些药物的频率高于推荐,请务必与医生讨论您的使用模式。可能会尝试替代药物或其他策略。
精神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骤停,以免引发风险。用药期间出现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漏服药物按医嘱补服或跳过。警惕酒精、娱乐性药物与处方药的相互作用,保持规律饮食及睡眠以辅助疗效。抗焦虑类苯二氮卓药物可能产生依赖性,需控制使用周期与剂量。若症状缓解,需经专业评估后逐步减停,避免复发。治疗核心在于医患协作,定期复诊监测,确保安全与疗效并存。
西安甘露精神病医院,西安精神病医院,治疗抑郁症医院,治疗焦虑症医院,西安甘露医院
- 上一篇:精神患者出现兴奋激越状态怎么办
- 下一篇:没有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甘露医院 咨询电话:029-88220226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遵照医生诊断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