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藏医药教你如何谨防传染病!
时间:2025-04-25 作者:甘露医院 浏览数: 次
小长假将至,很多家庭选择外出旅游、与亲朋好友聚会等方式度过愉快的假期。然而随着跨区域流动加剧,人群聚集和频繁流动也增加了传染病传播风险——尤其是在气温多变、蚊虫滋生的春夏交替时节。
此时该如何筑牢防护屏障?跟着“藏医药正统传承者”——甘露藏药一起了解,藏医视角下的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性的疾病。
传染病在中医学被称为“瘟疫病”,在藏医药学被称为“粘让”(གཉན་རིམས།),其中“粘”是体内外病虫扰乱所致的危害性或顽固性疾病的统称,“让”是顺次、次第传染的疾病。
藏医药学认为,“粘让”(གཉན་རིམས།)本质是不同因素引起合力的传染疾病,其中 “粘”可以认为是典型的烈性疾病,发病快,致死率高;“让”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了人体自身情志、劳作、饮食、外界环境等因素,有着不同的发病阶段与不同的临床表现。
根据藏医学典籍记载,对传染病的治疗首先以“杀菌祛邪”为主,其次是“散热、发汗、下泄”,最后以平和“龙”滋补身体治疗。
根据病程变化,在疾病未成型时采用汤药促其成型,在疾病成型或扩散时,药用藏茵陈、波棱瓜子、角茴香等促使多出汗,若效果不佳则采用余甘子、离娄、荜苃等催泄;疾病后期则根据病情症状用药。
藏医中常用的药物达几百种,如用冰片、麝香、安息香等各种具有香气的药物制成丸剂,通过烟熏、外敷、口服预防各种传染病,尤其对预防流感效果较佳。
据统计,在《四部医典》(《༄༅།།བདུད་རྩི་སྙིང་པོ་ཡན་ལག་བརྒྱད་པ།》)、《月王药诊》(《སྨན་དཔྱད་ཟླ་བའི་རྒྱལ་པོ།》)、《晶珠本草》(《ཤེལ་གོང་ཤེལ་ཕྲེང་།》)、《四部医典蓝琉璃》(《བཻཌཱུརྱ་སྔོན་པོ།》)、《中华本草·藏药卷》(《ཀྲུང་ཧྭ་སྔོ་འབུམ་ལས་བོད་ལུགས་སྨན་རྫས།》)等藏医药经典著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卫生部颁藏药标准》等标准中,存在用于治疗“粘让”(གཉན་རིམས།)及肺热、流感、炎症、咳嗽疼痛等类似 “粘让”(གཉན་རིམས།)的并发症的清热药材27种,解毒药材19种,消炎药材8种,清肺止咳药材7种,健脾胃药材6种,经典名方藏成药包括催汤丸(འཕྲུལ་ཐང་།)、二十五味大汤丸(ཐང་ཆེན་ཉེར་ལྔ།)、五鹏丸(ཁྱུང་ལྔ།)等。
催汤丸(འཕྲུལ་ཐང་།)具有清热解表,止咳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亦可防治流行性感冒。
二十五味大汤丸(ཐང་ཆེན་ཉེར་ལྔ།)可调和龙、赤巴、培根,开胃,愈溃疡,止血。用于久病不愈的身倦体重,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月经过多,鼻衄,消除瘟热。
五鹏丸(ཁྱུང་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祛风逐湿,杀虫止疠,驱除疫疠,常用于治疗虫病,疠病刺痛,白喉,炭疽,黄水病,麻风病等。
以千年藏医智慧为盾,呵护这个春夏,让甘露的安心之力伴您行稳致远,让生活愈发生生不息。
(温馨提示:以上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具体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上药品信息仅供内部医生交流及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并道医嘱服用。)参考文献:李子仪,泽翁拥忠,古锐,等.藏医“粘让”(瘟疫)的理论整理及用药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02):81-91.宗咏花,达娃扎巴.浅谈藏西医对病毒性传染病的不同认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4):181.
本文中出现的药品信息仅供内部医生交流及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西安甘露精神病医院,西安精神病医院,治疗抑郁症医院,治疗焦虑症医院,西安甘露医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甘露医院 咨询电话:029-88220226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遵照医生诊断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1